那些年一起吹的直笛



先講結論:
直笛是歷史很悠久的「樂器」喔!

我跟大多數人一樣,都是小學三、四年級左右開始接觸直笛。比較不一樣的是,我因為加入學校的直笛團認識了很好的老師及夥伴,掐指一算,我們竟一起吹笛要二十年了!在這個過程中我發現,直笛應該是大家成長過程中「最熟悉的陌生人」了,為什麼這麼說呢?因為你跟它認識的時間可能比跟前男友/女友還要久,但從沒搞懂它是什麼玩意兒。好吧,要是我沒有吹到現在,我也會覺得它是音樂課前一天要記得塞進書包的東西。不過,感謝知名 Youtuber 視網膜推波助瀾(笑~),這項樂器在近兩年的討論程度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峰,但難免還是會有一些誤解存在。因此,我列出了朋友最常問我的十個問題,提供大家一些資訊參考參考。

Q1:是小學音樂課吹的那個嗎?

沒錯,就是那個。小學所吹的叫做「高音笛」;國、高中(如果你的音樂課沒有被借去考試的話)吹的會是「中音笛」。

Q2:那不是玩具嗎?

嗯,不管是文具店買的 99 元直笛,或是飄洋過海、一支萬把元的,都不是玩具!(翻白眼)

Q3:我好像有看過比較長的!

沒錯沒錯,直笛其實是個家族樂器,就跟提琴有分為小提琴、中提琴、大提琴、低音大提琴一樣。而根據不同的演奏音域,目前常見的直笛家族樂器從高到低包括:小超高音笛 (Garklein)、超高音笛 (Sopranino)、高音笛 (Soprano)、中音笛 (Alto)、次中音笛 (Tenor)、低音笛 (Bass)、大低音笛 (Greatbass)、倍低音笛 (Contrabass)、低大低音笛 (Sub-Greatbass)、低倍低音笛 (Sub-Contrabass)。

音域愈低,體型就愈大,最大的甚至比中國退役籃球員姚明還高呢!若對這幾支樂器湊起來的聲音很好奇,可以先看這裡,之後有機會再一一幫大家示範啦。

我們樂團之前拍的樂器開箱照,除了 Garklein 跟 Sub-Contrabass,其他都在上面了。

Q4:可以用直笛演奏大黃蜂嗎?

可以,但我目前不行,因為要練習啦!不過我想分享一個很有趣的版本給大家,這是比利時「法蘭德斯木笛四重奏」(Flanders Recorder Quartet) 將大家耳熟能詳的「土耳其進行曲」以及「大黃蜂的飛行」重新編曲的超酷版本,當然,難度也是翻倍的。很可惜的是,這個已成立超過 30 年、享譽國際的樂團,在 2018 年底宣布告別舞台,現在只能透過 CD 或 Youtube 回味囉....

Q5:我覺得直笛聲音沒那麼好聽....

呃....關於這個問題,我先簡單用「先天因素」跟「後天因素」說明好了。先天因素是指樂器本身,直笛其實屬於「哨子/哨笛」(Whistle) 樂器,沒錯,就是交通警察嗶嗶嗶那個,所以聲音特質就是清脆嘹亮,但如果吹奏方式不對,就會變得相當刺耳難受,就跟大家現在腦海閃過的聲音一樣。而後天因素就是演奏方法,這跟你的音樂老師怎麼教你比較有關係,但不要緊,事情都過去了。(菸~)

直笛的吹奏基礎不外乎「送氣」、「運舌」、「指法」三部分,我在教學的時候會用比較白話的方式起頭:
  • 送氣:現在你想吃一碗熱騰騰的湯麵,要怎麼把它吹涼呢?(這時候你應該要鼓起嘴來吹)好,你已經學會飽滿的送氣了,這跟嘴型有關係....(略)
  • 運舌:大家都會注音吧?「ㄉㄨ」「ㄊㄨ」「ㄌㄨ」(跟著唸)很好,這是直笛最常用的運舌法,不同運舌法會影響聲音的顆粒跟力度....(略)
  • 指法:就跟著老師一起練習音階吧....(略)
總之,直笛是個「易學難精」的樂器,很容易吹出聲音(因此變成音樂課必修),但很難吹得好聽,這部分我有一拖拉庫的心得可分享,之後再慢慢公開吧!

Q6:你的直笛多少錢啊?

談錢傷感情啊~目前手邊加起來大概八萬元左右,主要貴在木頭笛,但聲音是很有感的升級!

Q7:常聽你說「木笛」,有什麼不一樣嗎?

其實木笛跟直笛是一樣的東西,但在某些地方還是有點差異,簡單分三個部分說明:
  • 材質:最明顯的當然是材質啦!其實直笛一開始是用木頭製成的,這也是為什麼我現在會刻意用「木笛」稱呼的原因,有其歷史背景。從前我們在學校拿的都是塑膠笛,價格好入手也好清潔,因此成了音樂課教學樂器首選。而為什麼會叫做「直」笛?我猜是要跟橫著吹的「長笛」,以及也是直著吹的「豎笛」(單簧管)有所區別吧!
  • 音量:在換成木笛以前我也不相信音量會有什麼變化,但真的換成木笛之後就回不去了。因為材質的特性,木頭比起塑膠有更大的忍受力,白話一點的說,如果你用吹木笛的十分力氣來吹塑膠笛的話,聲音應該接近撕裂邊緣了。
  • 音色:延續前面兩點,不同木頭製成的笛子就有不同的聲音特性,再加上木頭笛較高的忍受力,假設原本塑膠笛可呈現一到十不同的強度,換成木頭笛就有機會向下或向上提升兩階。木頭製樂器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特點,就是你愈演奏它,聲音會變得愈好聽!因此我們常會說木笛最好的保養方式就是——時常演奏它。(逼人去練習的話術)
一個有經驗的演奏者,對聲音的要求只會更加嚴格,除了紮實的練習之外,選擇合適的樂器也是一門重要的功課。但,塑膠笛是不是就不好呢?當然不是啊!事實上,我們每次演出都會將塑膠笛備著以防萬一,要防什麼?下回分曉....

Q8:為什麼管弦樂團看不到直笛?

因為音量太小聲,結案。

木笛最輝煌的時代大概是在文藝復興到巴洛克時期(約 1400-1760 年),當時的作曲家多為教會或宮廷服務(為五斗米折腰),因此創作較講求神聖或典雅,這時木笛就很常被用來當作主奏樂器,與之搭配的則以弦樂器為主,如提琴、大鍵琴、魯特琴....等等。後來進到古典、浪漫主義等時期,作曲家愈來愈強調個人主義(獨立音樂人),樂團編制隨著作曲需求逐漸擴大,聲音相對小的木笛便很少在大型樂團中出現了。這個影片這個影片應該算是巴洛克時期較大型樂團編制的經典曲目,仔細聽可以發現木笛在某些音域其實會被其他樂器吃掉;所以若將木笛加入更大的管弦樂團,效果可想而知。但我認為這就是木笛讓人著迷的地方——聲音輕柔,但美到讓人無法忽視。

Q9:學直笛可以幹嘛?

哈哈哈,我以前也不知道學直笛可以幹嘛,就是當個興趣,後來發現還真的有一些好處:
  1. 開啟話題:我是個內向的人,但當我有機會跟大家說「我是吹直笛的」,就會開始這篇文章十道題目的輪迴,無疑是個很好的敲門磚,也很容易讓人留下印象。有趣的是,我發現也有不少人國中小曾參加過直笛團呢!(握手)
  2. 結交國外朋友:我們樂團跟國外許多指揮、演奏家、樂團有很好的關係,也促成多次的交流聯演,例如德國、日本、馬來西亞、香港....等等,後來都成為很好的朋友。
  3. 創造額外收入:我因為跟了好老師,學到了很紮實的觀念與演奏技巧,現在也兼職擔任學校直笛團的指導老師,也有能力教授基礎的個別課。
  4. 陶冶身心靈:就跟其他人透過玩模型、畫漫畫、拼拼圖得到滿足感一樣。
不過,我真的很慶幸能遇到好的老師及夥伴,是很紮實且熱血的一起走在這條路上。

Q10:現在想學還來得及嗎?

不說你可能不知道,其實台灣的木笛樂團質跟量是全世界數一數二的,也有許多老師默默的貢獻在教學領域。不僅是學校內的直笛團,現在也有許多民間樂團紛紛成立,並熱烈歡迎有志之士加入。如果你對你所在地的樂團有興趣,歡迎留言或寄信給我,我會盡可能提供給你參考的資訊喔。

留言